文字:
保护视力色:
市发展改革委2012年工作总结
  • 阅读:
  • 时间:2020-06-09 11:10
  • 来源:办公室
  • 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较为复杂严峻,市委、市政府赋予发改委新的职能、新的任务较多。面对不利形势和繁重、艰巨的工作任务,我委上下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进中求好”的工作基调,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抓改革、促和谐、惠民生”,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开拓创新求突破,全力以赴抓落实,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工作是富有成效的,也得到了市里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在全市民主评议机关活动中继续走在前列(第三),荣获了省市多个重要奖项。在此,我代表党工委对大家一年来所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回顾这一年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着眼长远,齐心协力谋发展

    重大战略的谋划和实施是发展改革的一项重要职能任务和主要工作,要求高、难度大,工作成效的好坏直接体现了发展改革的工作水平和质量。

    一是重大发展战略谋划成果丰富。牵头开展《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目标内涵研究》、《宁波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程度评估》等重大课题研究,为市委、市政府制定战略目标提供扎实基础。研究起草《强化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决定》,已顺利通过市委全委会审议并正式下发。深入研究宁波城镇化战略发展、宁波应对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战略研究、“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国家政策争取等重大战略问题,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

    二是“六个加快”战略部署扎实推进。组织实施年度计划,重点领域的关键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深入开展“月公示、季点评、年考核”活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研究制定一系列服务“六个加快”的配套政策,对梳理出的50项重要政策进行跟踪推进,督促落实,有效保障“六个加快”的顺利实施。

    三是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编制印发2012年宁波市海洋经济工作要点、责任分解以及年度全市海洋经济项目库。成功举办第二届海洽会,促成我市签约产业项目21个,总投资700亿元。强化海洽会签约项目的跟踪与服务,产业集聚区和海洋经济功能区建设进展顺利。

    四是中长期规划的编制实施加快推进。分解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1+3+16+X”的规划体系中一批专项规划和行业规划发布实施,“十二五”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慈东滨海新区规划发布实施,象山港、三门湾区域规划通过专家评审。积极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开展了宁波市主体功能区定位、区划方法、政策、信息系统等4个课题研究。

    (二)立足当前,集思广益研对策

    面对矛盾交织复杂的发展环境,开展了大量细致而又务实的工作,准确判断形势,及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较好地履行了参谋助手作用,这些工作成绩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是围绕服务领导决策,对策研究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强经济运行的监测、预测和形势调研,深入分析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增幅放缓、资金紧张、成本上升、物价上涨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形成了高质量的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为市委市政府提出阶段性的工作任务提供依据和基础。提出的如扩大有效投资、整合产业政策资金等一系列阶段性、针对性强的建议为市委、市政府所采纳,并转化成实际工作举措。

    二是围绕破解发展难题,课题研究质量进一步提高。组织开展市委、市政府领导重点调研课题3项、省发改委调研课题3项,委年度研究课题近60项,其中三个重大课题分获全省发改系统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2011年度市党政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和2011年度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部分研究成果得到较好应用。同时继续强化行业研究分析,形成了社会事业发展报告、能源发展报告、服务业发展报告等一批高质量的分析评估报告。
    (三)狠抓项目,全力以赴促投资

    扩大有效投资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一年来,牵头扎实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和“双百”专项行动,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01.4亿,增长21.6%,创“十五”来最快增速,切实发挥了投资作为稳增长的关键作用。

    一是重点工程建设推进有力。以重大项目突破年为契机,加强协调、优化服务、创新管理,全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完成投资928.7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有力带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余姚中宇锂电池、宁波慈星纺织机械产业基地等100余个项目开工建设,轨道交通、南北环快速路等124个项目加快推进,象山港大桥及接线等31个项目建成投用。

    二是重大前期项目取得新突破。全年上报“国批”、“省批”重大前期项目11个,其中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可和栎社机场三期项目建议书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宁波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初步设计获铁道部批复。镇海动力中心、北仑春晓燃机热电联产等5个项目获得省发改委核准。

    三是要素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合理安排土地指标,科学制订财力资金计划。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全年争取资金12.56亿元,居历年之最。积极搭建平台,强化项目与金融机构的对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全年发行企业债券9只,募资87.4亿元;新增备案创投企业10家,累计达到52家。

    四是行政审批流程持续优化。贯彻落实《简化优化基本建设项目办理环节和流程的实施办法》,进一步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通过研究制定简化方式合并审批、集中联办同步审批、减少流程联合审查、压缩时间提速增效等措施,审批服务效率得到全面提高,行政审批窗口被评为年度全市行政服务示范窗口。

    五是投资谋划工作不断加强。研究出台《关于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有效投资主攻方向和工作机制。研究谋划项目储备库建设,完善项目的全流程管理。研究提出了2013年有效投资提升年活动方案。

    (四)围绕产业,坚定不移调结构

    面对需求不足和节能降耗的双重压力,切实加强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迎难而上,抢抓机遇,力求在倒逼中谋转型,在困境中求突破,以一系列富有成效的举措,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服务业发展工作成效明显。总部经济、大宗商品、产业基地、商务中介等重点规划和政策出台实施。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提出金融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26项改革任务。启动实施智慧物流试点,出台《宁波市智慧物流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初步编制完成奉化方桥贸易物流集聚区规划。成功举办第八届总部经济高层论坛,引进大众、博世等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宁波。协调推进宁波大宗商品交易所发展,交易额突破1100亿元,促成PTA成功上市交易,“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交易服务试点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宁波航运交易所挂牌开业并被列为国家电子商务试点项目。18个市级服务业产业基地和100个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二是工业转型升级工作实质性推进。大力实施重点产业振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协调推进吉利罗佑发动机、大榭石化馏份油综合利用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和专项配套政策及考核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推进机制,牵头组织编制八大产业的三年行动计划。谋划推进3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54个,开工23个。

    三是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有序展开。大力推进甬江防洪、骨干河道排涝等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积极做好救灾减灾工作。牵头编制《宁波市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等多项规划,扎实开展新型业态农业发展研究。加大农业农村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切实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四是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建成投运浙江LNG一期工程、北仑穿山风电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镇海动力中心、春晓燃机热电、甬台温油气管道宁波段等一批重大项目。积极稳妥推进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风电装机规模达到12.45万千瓦。加快天然气的推广利用,全年我市天然气利用量达到17.7亿方,同比增长18%。

    五是绿色低碳发展工作有新的亮点。编制上报《宁波低碳城市试点初步实施方案》,成功获批国家第二批低碳城市试点。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工作,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列入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争取国家资金2.75亿元。宁波市餐厨垃圾回收基地、北仑重化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基地等四大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基地建设全面推开,9个循环经济项目入选2012年省“991行动计划”。有序推进象山白岩山、宁海宁东等城镇垃圾污水处理项目, 4大电厂燃煤机组的脱硝改造工程全面启动。

    (五)深化合作,创新机制推改革

    着力破解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障碍,创新破难,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工作部署,开放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

    一是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有序推进。深入推进省级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制定落实年度实施方案。余姚统筹城乡、慈溪创新民营经济发展等六个试点进入深化提升阶段,奉化现代农业、北仑生态文明等五个试点方案获市委、市政府批复。

    二是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加快。加快中心镇改革步伐,研究起草了《关于扩大中心镇管理权限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卫星城市试点镇扩权工作的通知》。指导督促卫星城市试点地区进一步做好扩权事项对接、权限运行指导监督、干部队伍建设等工作。

    三是关键领域改革稳步推进。顺利完成水务体制管理和农村电网体制改革等专项改革任务。制定落实差别水电价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810实力工程”企业和高成长企业用水实行差别水价政策,对全市97家不锈钢(熔炼)企业实行差别电价政策。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市三区公有住房价格改革方案。

    四是对内合作继续加强。扎实推进新一轮援疆工作,实施援疆项目26个,建成移交16个;引进产业项目23个,总投资额达490亿元,居全省产业援疆前列,援疆成效初步显现。研究提出宁波舟山两市合作方案,开展《宁波舟山合作打造浙江海洋经济核心区探析》研究,协调推进六横—梅山疏港公路工程、舟山大陆引水三期工程等两市重点合作项目。

    五是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奉化方桥污水处理项目列入2012年外国政府贷款备选项目规划第一批计划,市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面合作实质性启动,世行、亚行贷款储备项目正在抓紧谋划。积极支持我市企业“走出去”,龙门钢构迪拜中国商品城项目和春和境外钾资源开发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六)顺应民意,千方百计惠民生

    突出重点、加大投入、疏导矛盾、强化监管,不断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想方设法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社会民生持续改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一是密切关注民生民意,年度民生实事工程全面完成。研究提出民生实事工程安排方案,精心组织项目的征集和筛选,在内容上更加突出群众意愿、突出实事时效,并与市府办共同分解落实、跟踪服务、搞好协调,十方面民生实事工程全面完成。成功举办“百姓最受益十大民生实事”和“发展最给力十大重点工程”评选活动。

    二是切实加强统筹协调,新一轮医改工作扎实推进。《宁波市“十二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实施,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村级(社区)基本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完善医疗服务收费政策和补偿机制,组织协调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费调整工作,24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稳步推进,所有药品全部实行零差价销售。三是不断强化价格调控,市场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全年CPI为101.7%,居全国全省末位。建立价格调节基金,有效平抑市场价格异常波动。严格落实农产品价格政策,逐步完善粮食、生猪、蔬菜等农产品成本收益预警机制,努力保障市场供应。积极组织实施价格补贴政策,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生活水平。

    四是积极疏导价格矛盾,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清费减负政策,取消、撤销、降低12项涉企服务收费标准,企业负担有效减轻。进一步规范机动车停放服务和公交IC卡收费行为,研究制定有线数字电视收费方案,完善客运出租车油运价格联动机制。强化保障性住房价格管理,研究制定老三区公共租赁住房承租家庭租金补贴标准,从严核定经济适用住房销售价格,合理确定公共租赁住房租金。规范物业服务收费行为,修订完善宁波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实施细则,出台了公共墓地价格管理办法。
        (七)苦练内功,持之以恒强素质

    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服务型机关为载体,不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扎实推进机关自身建设。

    一是切实转变作风,大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以深入实施“三思三创”活动为契机,扎实开展“进村入企”活动,切实帮助解决农村、企业(项目)生产发展问题。持续推进作风效能建设,深化落实“提速、正风、治奢”专项行动,严格落实机关效能建设八项制度和“四条禁令”。扎实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切实防范发生重点工程、长输油气管道安全事故。

    二是深化创先争优,着力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认真做好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圆满完成机关党委换届、机关纪委选举工作。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和“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开展党员干部思想状况分析和民主评议党员活动。

    三是优化队伍结构,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做好干部培养选拔和培训工作,全年共提拔任用干部30人,引进人才14人,轮岗交流干部29人;选派40名干部参加国家和省、市组织的各类培训,4名干部到重大项目、企业和乡镇街道挂职锻炼,2人参加学历教育,有效调动了干部积极性,促进了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进一步理顺机构职能,组建成立市价格监测与成本监审局。

    四是完善风险防控,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建立和完善廉政风险信息库,健全廉政预警机制。以责任制为龙头,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与委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明确责任,加强监督检查,抓好工作落实。强化廉政教育,及时对去年新提拔和转任的19名处级干部进行廉政谈话。

    五是强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后勤保障能力。研究制定办公用房分配和资金平衡方案,按照简洁、大方、节约、追求实用的原则,积极推进新大楼装修改造工程,目前已具备搬迁条件。扎实开展公务用车改革,研究制定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细则,规范公务用车申请审批流程,科学合理调度车辆,确保了车改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是坚持依法行政,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深化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切实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妥善处理行政争议案件和信访事项,大力推进《宁波市政府投资项目造价管理办法》等规章的立法工作,积极开展《宁波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立法后评估。不断提升电子政务水平,积极推进门户网站升级改版工作,连续五年获宁波市政府系统示范网站。切实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全年公开各类信息1643条;扎实开展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全年共办理建议提案224件,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市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先进单位。

    (八)依靠系统,同心同德聚合力

    做好发展改革工作,不仅需要全委干部同志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委管委属单位的大力支持。过去的一年,委管委属单位为服务发展改革中心工作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做好以虚促实文章,研究谋划能力进一步提高。发规院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和发展改革中心工作,突出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针对性,在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海洋经济核心示范区、改善社会民生、区域统筹发展、城市化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和规划编制工作,成果丰硕,多项成果荣获重要奖项,并得到省、市领导重要批示。牵头开展全市产业政策优化整合工作,提出的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充分肯定。市信息中心充分发挥研究监测、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三大支柱业务优势,为全委经济形势监测分析、电子政务建设、课题研究和规划编制等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咨询办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在做好咨询研究服务工作的同时,研究起草了一批高质量的咨询报告,得到市领导的肯定。

    二是做好项目监管文章,项目建设环境进一步优化。积极开展重点工程招投标监管工作,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重招办全年累计完成招投标监管395次,节约投资19.31亿元,被评为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先进单位。突出抓好项目造价管理,造价处全年审核政府投资项目概算69个,节约投资14.14亿元。积极做好重大项目的决策咨询服务,咨询公司全年咨询项目194个,为促进项目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做好价格服务文章,基础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积极开展涉农涉企价费、行政事业收费、医药价格、商业银行明码标价等一系列专项检查,切实维护市场价格秩序,物检局全年查处各类价格违法案件148件,实现经济制裁1077.24万元。进一步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增加民生商品市场价格监测品种,不断扩大价格信息公布范围,加强行政事业收费验审工作,扎实开展成本监审工作,价格监测与成本监审局全年审核项目195个,审核成本总金额58.37亿元,核减不合理费用11.74亿元。积极调解价格矛盾、处理价格纠纷,价格认证中心全年受理承办各类价格鉴证、价格认证业务近2100件,估价标的额约10.5亿元。

    四是做好环境整治文章,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世行办扎实推进世行贷款项目,世行贷款宁波新农村建设项目全面开工,累计完成总投资50%,城镇生活废弃物收集循环利用示范项目通过评估。水环境办继续深化中心城区水源地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切实抓好水源地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项目试点工作,扎实推进用水城区与供水库区挂钩结对工作,城区饮用水质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