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保护视力色:
宁波探索构建促融资优支付强监管的数字普惠金融体系
  • 阅读:
  • 时间:2021-04-27 10:08
  • 来源:经济体制改革处
  • 发布:市发改委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近年来,宁波依托金融创新、数字生态、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基础和优势,以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依靠数字技术提升融资、支付和风险防控能力,强化对实体经济和民生事业的金融支持,着力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截至2020年底,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692.5亿元,增长42.4%,增速高于全国12.4和8.5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平均利率5.24%,低于全省1.52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平均授信审批时长4.64个工作日,较上年下降1.86个工作日;“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业务笔数和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安全应用交易量居全国首位。

    一、数字融资:搭建金融服务“助推器”。建立基于金融网端、政务网端和互联网端高度融合的数据采集、信用信息查询、融资对接平台服务体系,拓展金融机构服务渠道和范围,完善线上征信、线上融资等方面的应用场景,实现企业融资“提速、扩面、降成本”。

    (一)打造数字化普惠平台,提升“融资广度”。坚持金融数据集成应用和交互共享,迭代升级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优化提升“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征信+金融服务”功能,实现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主体、农户等普惠群体的信用信息服务和融资服务全覆盖。一是集成一个信用信息数据库。推进企业基本信息、纳税信息、用水用气、行政奖励处罚、不动产抵押查封、企业贷款和授信等信息的归集共享,并与浙江省“保证贷款登记系统”“浙江省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和国家发改委“信易贷”等平台对接,已采集入库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51个部门312项数据共计12.4亿条信息,覆盖各类市场主体251万个。二是提供两类报告即时化查询。依托入库的政务、商务、金融、公用企事业缴费等海量信息,构建集成历史信贷、不动产、税务、环评、用水等信息的信用评价模型,提供扩展版信用报告查询服务。同时,采取查询接口和批量下载等方式,推出不动产抵押查封和产权验真信息、企业族谱关系等个性化信用报告查询服务。目前,全市金融机构月均查询近20万次,2020年平台累计查询量231.2万次,查询量是企业征信系统的1.7倍。三是实现三项智能化金融服务。平台汇集整理了各类金融产品217个,发布国家、省市政府、监管部门的各类政策信息40余条,为企业提供产品筛选、查看、比价等全流程“金融超市”服务。平台提供融资申请、需求登记等服务,实现资金供求两端零距离接触和双向选择,并通过微应用接口,全程链接线上金融产品,实现客户“一键融资”。平台还开发上线“宁波普惠贷”手机APP,兼顾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实名认证和弱认证用户,让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农户等普惠群体融资尽在“掌”握。

    (二)创新场景化融资产品,提升“融资精度”。运用金融科技创新,开发申请、审批和放款全流程多场景线上产品,有效提升信贷服务的精度和效率。例如,宁波银行创新开发“出口微贷”产品,应用国家外汇管理局区块链平台“企业跨境信用信息授权查证场景”,通过数据模型自动核算授信额度,实现全线上操作、全自动审批,做到资金最快10分钟到账。目前已为近1000家小微企业授信逾1亿美元。又如,建设银行宁波市分行推出全流程线上化信用产品“甬叶云贷”,以烟草公司在建设银行委托代扣的信息为基础,通过全流程线上操作、自动审核,为烟草零售商提供纯信用贷款。2020年底贷款余额达8400万元。

    (三)完善线上化服务功能,提升“融资速度”。创新大数据应用,完善线上核验、查询、检索等服务,优化再造金融服务流程,推动融资服务提速增效。例如,开展“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试点,创新“出口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场景”和“企业跨境信用信息授权查证场景”应用,使银行可通过平台甄别虚假融资、超额融资及重复融资,减缓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简化业务办理流程,降低企业脚底成本和银行放贷门槛,提升企业融资的便利性和经济性。截至2020年底,全市试点银行已扩充至37家,覆盖辖区九成以上的出口贸易融资业务,通过平台累计办理出口贸易融资业务23962万笔,为981家企业发放融资超过29亿美元。再如,首创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链上登记+链上金融”不动产抵押登记模式,实现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与银行等业务系统的连接,利用人像识别、电子签名、电子证书、网上支付的应用,实现金融网点不动产抵押“一站式”办理。截至2020年底,该应用已在全市23家商业银行400多个网点上线运行,共受理抵押登记76924件,涉及抵押金额2703亿元。

    二、数字支付:打造金融科技“生态圈”。强化跨部门、跨层级、跨系统业务协同创新,开发多场景集成应用,优化移动支付受理环境,打通民生支付“最后一公里”。

    (一)推动多领域合作,实现“一卡通用”。整合市民卡公司、卫生健康委、人力社保局、银联、金融机构等各方资源,推动数字支付多领域应用,实现银联标准乘车码在全市城乡公交领域全覆盖,在全部地铁线路上线银联标准轨道乘车码。推出公交云闪付乘车码与健康码“一码出行”应用;上线以来,“一码出行”日均使用量近3.8万次,累计使用量达436.31万次。推动“非接触式”移动支付在菜场场景应用,引导用户通过“非接触式”的扫码或挥卡支付钱款。2020年,全市发生移动支付交易(基于银行账户端)4.68亿笔,同比增长16.41%。

    (二)融合金融新科技,实现“智慧支付”。开展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安全应用试点,联动试点机构和宁波银联商务,推动开放和封闭多场景下“刷脸付”快捷支付应用,建成东鼓道等2个示范商圈以及“快客”连锁便利店、园区食堂等多个示范点。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布放“刷脸付”终端2524台,交易量突破100万笔,占全国交易量的60%。拓展普惠金融(移动)公共服务应用场景,通过对外的综合门户APP,提供应用发现、展示和下载等服务,已整合上架12款符合标准、安全可信的自有和第三方发布的移动金融应用,满足城乡居民的支付需求。

    (三)延伸基层服务网,实现“城乡一体”。依托助农金融服务点,推进数字支付在县域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有效缩短农村与城市在支付服务环境上的差距,至2020年底农村地区46.66%的行政村已开通网上支付业务。开发金融服务地图移动APP,提供金融服务基础设施搜索、定位、导航功能,已标识2268个网点、2070个离行式ATM、2234个助农金融服务点。

    三、数字风控:构筑金融安全“防火墙”。融合应用大数据技术,构建智能风控模型,提升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全流程风控能力,守住金融安全底线。

    (一)汇集立体化信息,打造“天罗地网”。构建国家、省、市、区县(市)、乡镇街道、社区、网格纵向贯通的数据汇集体系,首创“互联网大数据+网格化排查”防控模式,打造“天罗地网”金融风险监测防控系统。建立“信用+风险”监测预警模型,推动形成“监测、预警、处置”三位一体的市级部门信用联动机制。系统上线以来已汇集数据14亿余条,累计上报金融风险等级事件23856条,发现疑似从事“现金贷”线索450条,发现可访问的疑似现金贷APP平台102个。

    (二)强化协同式管理,打造“联防阵线”。加强异常开销户行为及可疑交易监测,健全“灰名单”管控机制,通过“宁波市支付服务市场监管系统”,共享全辖银行机构上报的可疑开户企业及个人信息。截至2020年底,系统累计发布4728条可疑企业及人员风险信息,共堵截异常开户2915起。同时,依托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正面、负面、条件筛选、预警、大额贷款关联、不良贷款关联等“六类客户清单”信息推送,增强金融机构对信贷业务的风险识别和研判能力。

    (三)应用大数据技术,打造“智能风控”。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以普惠金融智慧平台开发为基础,加强工商、税务、司法、环保等数据的对接,积极探索智能化风控管理模式,持续创建及完善虚存续贷及资金流量预警模型,通过大数据建模,建立线上化、智能化的风控系统,有效提升风险管控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