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保护视力色:
宁海县推进“集士驿站”城乡客货邮场景应用改革
  • 阅读:
  • 时间:2021-07-12 11:14
  • 来源:经济体制改革处
  • 发布:市发改委
  • 根据省政府“积极推进快递进村”的部署和要求,宁海县联合县交通局等6个部门力量,积极打造“集士驿站”城乡客货邮场景应用,为拉动乡村消费、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力的数字化平台支撑,目前取得了3项制度创新和3大改革成效的阶段性成果。

    一、需求分析和内涵定义

    从群众需求来看,要解决“快递到不了村、东西买不进来、农特产品卖不出去”三个核心问题。从政府部门来看,需要知道村民爱买什么、农特产品卖得好不好、产业帮扶政策准不准。因此,建设“集士驿站”城乡客货邮场景应用,就是围绕打造双循环枢纽目标,梳理快递进村“一件事”,以“城乡客货邮联运”为核心,利用城乡公交专线“村村必达”的优势,通过统筹运用数字化思维、认知、技术,经过任务拆解、综合集成、迭代升级等步骤,对“快递进村”进行业务协同、流程再造、制度重塑,打通城乡物流“最后一公里”,实现农村生活消费品及各类服务下乡、农特产品进城,同时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确保产业帮扶更精准、政策制定更有效。

    二、制度创新

    1.制定公交客货联运车辆标准。《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等政策法规均未就“何种公交车型可进行‘带货’”等细则进行规定,公交车“客货联运”的合法性与合规性留有政策空白。宁海县勇于先试先行,已采购全国首批城乡运输客运物流空间共享车型,实现客货物理隔离,下一步将积极参与国家和省级“公交客货联运”标准化车型制定工作。

    2.制定快递末端电动三轮车管理标准。目前国家、省级层面未就“何种快递电动三轮车可以上牌、上路”出台政策,存在法律法规空白。宁海县已探索出台邮政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一牌、二证、三方、四统一”标准化建设,并助推宁波市制定出台《宁波市邮政快递专用电动三轮摩托车管理办法》(甬邮管〔2019〕20号),成为全国第一个将快递电动三轮车按照三轮摩托车上路通行政策进行管理的县市,下一步将继续参与国家和省级邮政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摩托车标准制定工作。

    3.制定集士驿站建设标准。国家和省市层面均未就快递服务站出台统一的建设标准。宁海县已制定出台《宁海县集士驿站规范化建设标准》,从基本要求、室外配置、室内配置、管理要求四个方面,明晰“标准型”“示范型”“旗舰型”等三种驿站建设标准,下一步将运用该成果,积极参与国家和省级乡村快递服务站点的标准化制定工作。

    三、改革成效

    1.农村快递收发更加便捷。截至2020年底,在原有的村级邮政网络基础上,已完成30个“集士驿站”网点标准化建设并陆续投入运行,今年将实现宁海每个乡镇均有公交快递网点覆盖。改革前,偏远山村村民收发快递平均耗时半个月以上;改革后,平均只要12小时。

    2.农村物流成本明显下降。建立县域快递末端共配自动化智能分拨中心,每小时操作量提升了80%,操作人员减少了1/3,快递从县共配中心送达村户时间平均缩短0.5天、效率提升1倍以上,日均处理能力达20万件。全县客货联运物流配送能力达76.6万件/年,降低农村物流整体成本20%以上。改革前,民营快递企业想要将快递包裹送达至偏远村,需雇佣一名专职驾驶员,增加一辆专线车辆方可实现,物流成本达6000元/月;改革后,通过运用数字化手段打破体制机制障碍、畅通城乡物流,每辆公交车反而平均为公交公司增收12000元/月。

    3.农民增收渠道有效拓宽。通过物流链整体画像,全面掌握消费、服务数据,进而分析乡村经济振兴点、乡村服务薄弱点、共同富裕突破点。通过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引导乡村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农业增效。“集士驿站”在线商城,则为农产品进城提供了新途径,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例如,黄坛镇弘扬村杨岳军,改革前习惯把山货卖给大户,年均收入达6万余元;改革后,通过“集士驿站”在线商城自销,年均收入增加到7.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