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保护视力色:
江北区:慈城法庭打造“村支书进法庭”品牌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 阅读:
  • 时间:2024-03-04 09:52
  • 来源:甬上共富微信公众号
  • 发布:
  • 慈城法庭依托本地“慈孝”文化和资源,注重家事纠纷的诉前调解、实质化解和情感修复,积极打造“村支书进法庭”品牌,精准培育“法治带头人”,提升村干部群体的公信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全面诠释人民法庭在新时代传承枫桥经验的积极作为。据统计,慈城法庭化解的纠纷中三分之一系在诉前阶段完成,一审民商事收案数逐年下降。

    察“农家情”情况摸清在一线

    开展“巡回审判车入村社”活动,定期挑选典型案件进行公开庭审,以七人制大陪审在村社开展家事纠纷审判活动,邀请当地社村干部旁听庭审。目前已开展五期活动,邀请129人次走进法庭参与案件旁听及座谈,切实增强了村支书基层治理法治意识,开展庭后座谈活动,就各类涉村纠纷或潜在纠纷所遇法律问题及防范措施,预先咨询法庭,在法庭指导下调处纠纷或防范纠纷,让老百姓“零距离”感受法院审判工作,以案释法促进“巡回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

    解“农家难”问题解决在一线

    努力打造“有事找村干部”的调解氛围,对涉及村民的家事、邻里、劳务受伤等纠纷,在向村干部询问当事人状况基础上,至村委会开展巡回审判,或邀请村干部走进法庭,先后有15个村的村干部协同参与调解,促成20个案件调解成功并促成自动履行,无一例申请强制执行。此外,充分发挥村社干部、人民调解员熟悉地方风土人情及法官精通法律专业知识的多重资源优势,引入“慈和里”调解工作室,共同调处家事纠纷。目前月均调处家事纠纷11件;发回重审、改判案件瑕疵率为零,审限内结案率为100%,诉源治理成效显著。

    说“农家话”司法声音传播到一线

    逐步将“进法庭”的主体从村干部拓展至普通村民,让更多主体接受法制教育,提升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及能力。对辖区社村家事纠纷案件进行调研,分析期间家事案件数量、纠纷特点、主要成因等,形成《家事案件审判白皮书》,就如何预防和化解家事纠纷提出建议,着力于将“慈孝”文化传统潜移默化地注入到纠纷解决的全过程。收集十大慈孝典型案例,通过在“村支书进法庭”“巡回审判车入村社”等活动中向村干部、村民、居民发布赡养、抚养纠纷等典型案例,以释法说理扩大“慈孝”文化影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