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作为政府重大民生保障工程,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浙江实践,在全国具有首创性和标志性。接下来,我们将以“全力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加快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城市”为主题,推出“七优享”系列访谈节目。
今天我们的节目邀请到了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公共服务“七优享”专班办公室主任华弼天、市发改委副主任童文俊、市教育局副局长陈欣走进直播间和广大朋友开展讨论。
聚焦热点
【主持人蒋博】对于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可能很多朋友听到过,但不一定了解很多。节目一开始,能否请华副秘书长给我们介绍一下“七优享”工程的基本情况?
【华弼天】下面我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七优享”工程的有关情况。
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是一项涉及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重大民生保障工程,主要包括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所得、病有良医、老有康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等七个方面。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强调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浙江省立足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省域样板,把七个“所”升级为七个“优”。“七优享”工程作为省、市政府重点推进的“十项重大工程”之一,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七优享”工程既是我市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民生工程,也是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引领市域样板的战略性抓手。
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坚持把2/3以上财政支出用于民生。去年,市里专门成立了“七优享”工作专班和8个专项组,由市政府办公厅牵头统筹推进。按照省政府提出的“锚定五年、谋准三年、扎实干好每一年”的总要求,我们制定出台了《宁波市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以及7个专项领域的子方案。总体的目标是:到2027年,建立覆盖全市域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成投用一批重大公共服务项目,落地一批民生实事工程,打造一批具有宁波辨识度的公共服务标志性成果,全面建成“15分钟公共服务圈”,持续擦亮“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金名片。
【主持人蒋博】听了您的介绍,“七优享”工程的确是一项利民惠民工程,每一项内容都和民众息息相关。那么,“七优享”工程实施一年来,我们都取得了哪些老百姓乐知可感的成效呢?
【华弼天】好的。去年是“七优享”工程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广大市民朋友的支持配合下,我市“七优享”工程各项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走在全省前列,公共服务群众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9.9%以上,民生实事群众“好评率”超过99.6%,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比如,幼有善育领域,通过打造“家门口”入托工程,新增托位7261个,普惠托位占比达84.2%,乡镇(街道)托育机构实现全覆盖;建成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454家,0-3岁儿童发育监测筛查达94.1%,居全省第一。劳有所得领域,建成老百姓身边的零工市场40家、零工驿站94家,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推出了全国首创的灵活就业专属普惠保险“灵活保”升级版,累计投保超31万人。病有良医领域,新增三甲医院3家,三乙医院6家,新增医疗机构床位2461张,区(县、市)三级医院、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疗机构实现了全覆盖。老有康养领域,去年老年助餐配送餐超过了1400万人次,服务覆盖95%以上的农村和社区。“长护险”参保人数超800万人,居全省第一。住有宜居领域,面向新市民、青年人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超5万套,公租房在保家庭达6.2万户。弱有众扶领域,最低生活保障达1255元/月,标准全省领先。困难群众人均救助金额、孤困儿童保障标准、临时救助力度保持全省第一,县级“助联体”覆盖率和“残疾人之家”覆盖率达100%。学有优教领域和重大项目方面,也都成效显著,关于这两个方面的工作,待会市发改委和市教育局,将分别会作详细介绍。这里我就不再讲了。
【主持人蒋博】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补齐民生服务短板,优化公共资源配置,离不开硬件设施的提升。在“七优享”重大项目建设方面,市发改委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呢?
【童文俊】重大项目建设是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实施最有力有效的基础和支撑。根据省市统一部署,我委牵头编制形成市公共服务重大项目清单,滚动推进一批重大民生设施项目建设。去年是公共服务“七优享”的开局之年,我市首批入库项目57个。其中省级清单项目6个、市级清单项目51个;涉及幼有善育1个,学有优教26个、劳有所得1个、病有良医28个、老有康养1个。项目总投资368.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7.3亿元。
我委对项目实施清单化、时序化管理,加强部门协同,抓好项目监管和调度,确保全部项目顺利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投资完成率139.2%。这一年里,北岸医养中心、镇海区九龙康养中心等一批项目启动建设;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原地改扩建项目、宁波市古林职业高级中学迁建工程项目等一批项目建成投用;东方理工大学、宁波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新建项目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进度。通过重点项目建设,让幸福美好生活可感、可及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有效投资落地落实。
【主持人蒋博】我市教育事业这几年得到了长足发展,群众对教育领域特别关心,但对“七优享”工程“学有优教”专项工作还缺乏全面了解。可否请教育局领导为我们介绍一下?
【陈欣】好的。“学有优教”专项工作是“七优享”工程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一批群众所关心的教育领域的公共服务项目和民生实事工程。我们希望通过这项工作能提高地方政府对教育民生的重视,各部门凝心聚力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2023年我们根据省“学有优教”专项工作要点,结合群众的实际需求制订了我市“学有优教4+2+5”专项工作任务,并建立起相关工作机制。所谓的“4+2+5”是指职业教育培训、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和“两县”创建4项核心指标,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和“校外清朗”行动2项重大任务及随迁子女入学、成人学历提升、义务段正脊筛查、校际结对帮扶和老年大学培育5项民生实事。在这些领域我们实实在在做了一些事情,比如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超2.2万个,不但有效缓解了学位红黄预警情况,更是为实现符合条件的义务段随迁子女100%入学提供了硬件基础。因此我们去年作出的这份“答卷”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年度考核居全省前列。
2024年我们除了继续扎扎实实地推进原有各项工作外,还将工作视线聚焦群众所关心的新领域,比如关爱特殊群体、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城乡教共体建设等,以期更好地满足市民群众对“上好学”的美好期待。
民情直播间
【主持人蒋博】我们的很多家庭包括我自己都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家庭抚育难题。如何来解决“一老一小”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广大听众所关注的热点话题。我们了解到,目前市里正在推动“一老一小”融合服务场景建设,关于这方面的情况能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吗?
【华弼天】 “上有老,下有小”是当前大多数家庭普遍的生活状态,“一老一小”工作牵动着千家万户。我们正在推动的“一老一小”融合服务场景建设,主要是为了更好满足老人和小孩这两个群体的共同生活需求,把孩子们玩乐的场所与老人们娱乐的场所“融合”起来,既方便老人带小孩,又让老人有自己的社交空间。2022年,市政府印发了《宁波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后来又相继出台了《宁波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宁波市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一老一小”从原来的“分头推进”转变为现在的“一体规划”。近年来,我们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未来社区建设,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便老带小”的融合服务场景。去年,全市城镇社区和未来乡村的377个服务场景入选省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一老一小”服务场景,总数居全省第2。比如,海曙区白云街道的安丰社区,通过激发厨娘志愿者服务队、社区教育联谊会等社会组织的活力,打造了集“全龄融合、全程参与、全功能覆盖”于一体的“双龄驿站”。又比如,北仑区新碶街道的星阳未来社区针对老年人占比较高的实际,打造了融合老年活动、0-3岁托幼、健康医疗、公益食堂等各类服务的社区邻里中心,等等。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各地的人口结构和实际需求,按照“标配+选配+优配”的模式,布局推进一批集养老、照护、托育为一体的服务驿站,让更多优质的服务资源集聚在“一老一小”的身边、床边、周边。今年我们将推动建设城镇社区“一老一小”融合服务场景70个以上。我相信,通过场景的建设,不仅可以满足“老带小”“祖带孙”的实际需求,也可以减少家庭养育成本,更有利于丰富老年人生活。
【主持人蒋博】童主任,前面我们提到要全面建成“15分钟公共服务圈”,我们也常常用是否构建“15分钟圈”来评判服务的便捷性,那在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中,“15分钟公共服务圈”具体是指什么呢?
【童文俊】“15分钟公共服务圈”建设是“七优享”工程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我们今年的重点发力方向。所谓“15分钟公共服务圈”,是指以人的需求为导向,以村(社)为基本单元,以居民的分布和结构为考量依据,在15分钟可达的范围内,以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为基础,为群众提供普惠、均等、便捷、优质的公共服务。其中,“15分钟可达”是指城区15分钟步行可达,乡村15分钟骑行可达,偏远山区或海岛15分钟车行可达。
目前我市2023年公共服务设施数量、服务能力评估已经完成,为我们补起群众身边的公共服务短板提供了方向。今年,我们专门设立了“15分钟公共服务圈”补短板打包项目,建设群众家门口的公共服务设施,以此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重心落到城乡社区、资源向基层倾斜、力量向基层下沉,让群众更加可感可及。
【主持人蒋博】2023年5月召开的“宁波市‘两县’创建工作”推进会,梳理了当时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堵点,开列问题清单,精准施策,进一步增强了各区(县、市)“志在必创、创则必成”的信心决心,为宁波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教育支撑保障。陈局长,关于“两县”创建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呢?
【陈欣】好的,“两县创建”分别是指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和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是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旨在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系统性民生工程。
我们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的创建作为实现教育共富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加快缩小城乡、校际、群体间的教育差距,扩大普惠型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以2023年通过“两县”创建的奉化为例,借着“两县”创建的东风,一批新的学校投入使用,不但一下子解决了奉化城区南部公办学位不足问题,像奉化第一实验幼儿园这类城区老牌幼儿园硬件上更是进行了新一轮改造,规范办学和保教质量上的标准也更高了。特别是作为非编的合同制教师,待遇得到了明显提升,和上一年相比,2023年全年收入增加了1.5万余元,合同制教师的幸福感提升了,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得到了有效保障。群众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政府对义务教育越来越重视,美丽学校更多了,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好学校也更容易了。
【主持人蒋博】那么,2023年在“两县”创建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陈欣】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23年我们把“两县”的覆盖率分别从30%和20%提到了60%和90%,江北、北仑和奉化还通过了国家级实地评估。今年我们将继续严格按照创建标准,争取到年底,宁波大市100%全域通过“两县创建”省级实地评估,为我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奠定扎实基础,也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教育共富的成果。
92民生热线
【热线电话】您好,我家住在海曙区西门街道这边的老小区,停车位都很紧张,更不要说托育养老这些设施了。“七优享”在老小区能实现吗?
【童文俊】去年年底国家启动实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将公共服务嵌入社区,深入到社会运行的毛细血管,更加直接、精准解决民生痛点。目前,经市政府同意,市发改委和市住建局牵头,将开展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试点城市建设的争取工作。
根据建设要求,将在城市社区(小区)公共空间嵌入功能性设施和适配性服务。对于新建的、条件较好的社区,重点开展功能复合集成的服务综合体建设或改造。对于暂不具备条件的社区,比如一些老小区,将采用插花式等方式,更多通过存量资源改造利用来开展建设,来满足设施建设场地空间需求,分散建设功能相对单一的嵌入式服务设施。
这位听众所在小区具体情况,还需要相关部门实地走访调研,结合实际形成“一社一计”的个性化解决方案。相信随着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和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的深入推进,老小区居民也能享受到更加便捷、优质的公共服务。
【网络互动】作为一个即将步入退休生活的普通市民,想了解一下我市老年教育的现状?
【陈欣】我们宁波的老年教育整体水平还是不错的,在近日公布的浙江省老年教育优质示范学校评审结果中,宁波市教育系统申报的10所老年学校全部在列。
近年来,为实现老年人“有学上”,我们以资源整合试点为突破口,构建了从在甬高校到村(社区)的四级老年学校办学体系,覆盖率达到了96.7%,确保老年人可以在家门口找到老年学校。为了解决老年人学习教育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我们除了线下布局老年教学点,还注重“数智赋能”,联合在甬高校、职业学校等社会力量,持续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日常应用普及行动,努力帮助老年朋友跨过“数字鸿沟”。除了“有学上”,我们还注重“上好学”,除了琴棋书画、唱歌跳舞等老年大学的“传统艺能”外,还与时俱进地开设医学保健、旅游打卡等“潮”课程,让老年人的银龄生活更加“有知有味”,多姿多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沐浴到老年教育的普惠阳光,不仅增长了知识,更增加了发挥余热的动力,参与到矛盾调解、志愿服务等基层治理中去,带动社会风气的持续向好。
【热线电话】你好,我是外地人,来宁波好几年了,但现在孩子快要上小学了,我听厂里的同事说近几年宁波好的小学学位很紧张,想具体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陈欣】这位朋友你好,感谢你这些年来为宁波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近年来,随着宁波市城镇化进程加快、外来人口落户以及“三孩” 政策实施,常住人口不断增加,因此,市教育局已连续4年将中小学学位扩容列为年度民生实事项目。2023年,我们一方面以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为原则,做优学位增量,盘活学位存量,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超2.2万个,使城区的学位紧张现象得到一定的缓解,2024年我们计划通过新改扩建11所优质公办中小学校,继续增加优质学位供给。另一方面我们着力推进城乡教共体建设,推进区域内师资统筹调配,让乡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城区里的好老师和名教师,真正实现身边的小学都是“好”的小学。
能问一下你户籍是登记在哪个区吗?
【听众】我户籍登记在前湾新区庵东镇。
【陈欣】据我了解,《2024年宁波前湾新区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新生义务教育就学政策》2月底时已在“宁波前湾新区发布”微信公众号上公布,你可以对照“入学条件”在“浙里办”APP上给孩子进行入学报名,届时区教育局将以镇为单位,根据能提供的学位数,以居住地相对就近原则,结合随迁子女父母量化积分高低,统筹安排随迁子女就读学校。如有疑问的话,你可以拨打区教育服务中心电话0574-63072675进行咨询,我们衷心祝你在宁波工作顺利,生活愉快,你的孩子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学习历程。
92深一度
【主持人蒋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下步,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七优享”工程的着力点在哪里?
【华弼天】今年是“七优享”工程的突破之年,我们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围绕群众“急难愁盼”“牵肠挂肚”的民生问题,以更大力度补短板、强弱项、优服务,让广大市民朋友“有感觉、得实惠、真满意”。
一是更加注重保基兜底。将更多群众呼声高、有基础、有条件的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重点领域公共服务的人群覆盖面和政策受益度。重点做好失能失智老人照护,困难家庭、残疾人救助帮扶,困境儿童帮扶等工作,进一步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比如,今年将为全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达70万人,为60岁以上重点人群免费开展结直肠癌筛查达27万人。
二是更加注重有感可及。今年,我们将进一步聚焦速度、质量和群众的满意度,高质量办好“小而近、小而惠”的民生实事,让市民朋友就近便利享受到高品质的公共服务。比如,今年将继续全面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预计参保人数达790万人以上。新建基层体育场地设施177个,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快乐健身。
三是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按照“可拓展、可转换、能兼容”的要求,科学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和资源,鼓励公共服务设施综合设置、复合利用,推进民生服务多功能融合场景建设,重点做好“一老一小”融合服务场景、医养结合、康养结合等市民朋友比较关心关注的工作,推动七个领域“优享”工程齐头并进、融合发展。比如,今年我市乡镇(街道)的康养联合体覆盖率将达85%以上。
【主持人蒋博】“七优享”工程的推进离不开项目的支撑,今年在重大项目建设方面有什么新的方向和考虑呢?
【童文俊】今年,我们按照分层分类推进全市域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布局的思路,重点安排三类项目。一类是标志性项目,围绕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发展目标定位,以标志性三甲医院、高等教育机构等为重点,新增宁波大学医学部(本部基地)综合大楼、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原地改扩建等一批重大项目入库,持续推进东方理工大学、宁波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新建项目的建设,推动高水平公共服务设施加快落地。一类是补短板项目,去年我们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项目领域相对集中,今年我们在谋划中更聚焦短板弱项、更注重结构均衡,加大幼有善育、老有康养等板块的谋划力度,尤其是发挥区县级公共服务设施贴近需求、连接城乡的重要作用,结合工作实际,新增镇海区专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奉化区妇幼保健院改建工程、余姚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等一批项目,辐射带动区域公共服务提质扩能。还有一类是家门口项目,着力完善城乡社区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今年市本级和10个区(县、市)都设置了“15分钟公共服务圈”打包项目,提高群众享受公共服务的便利度。2024年,我市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入库项目54个,打包项目11个,总投资500.8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9.34亿元。无论是项目数量,还是项目规模,都较去年有大的提升。
在项目推进上,我委将发挥好项目调度监管职能,加强项目督导推进,建立分领域、分单位、分层级的多维晾晒机制,提升项目推进的合力,以又好又快的项目建设夯实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基础。
【主持人蒋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市教育局在2024年学有优教工作中对于群众特别关心的问题又将会有哪些举措呢?
【陈欣】2024年我们锚定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目标,将继续以七优享学有优教专项工作为抓手,努力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具公平、更加优质、更有温度、更高质量的公共教育服务,除了前面提到的“学位扩容供给”,我们还将用心用情用力办好人民群众特别关心的两项实事!
首先深入开展托管服务。托管服务是减轻家长负担、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广大家长需求的有益探索。2022年起,宁波已连续两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且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将服务对象延伸至学前和高中,服务时间从工作日延伸至节假日(包括寒暑假),有效破解双职工家庭等群体子女放学后或节假日照管难题。为进一步巩固“双减”成效,2024年托管服务将继续推进,预计服务114.6万人次,让越来越多的家庭享受到优质、普惠的托管福利。
其次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关爱工作。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2024年由我们市教育局负责统筹,各区(县、市)教育局负责落实,推进区域心理辅导中心建设与服务能力,按照统一标准,目标实现完成1个市级、10个县级学生成长指导中心的建设提升改造。同时,市教育局计划实施宁波市教师心育能力提升项目,进一步扩大“医教跟岗”实施范围,强化“导师制”带教模式,计划通过两年分层分类培训,提升所有教师心育能力。
【主持人蒋博】进入到我们今天的点评环节,请导播帮我连线本台的特约评论员、宁波工程学院一老一小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玉霞就我市“七优享”工作进行点评。
【吴玉霞】去年以来,我市“七优享”工程成效明显,各项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许多亮点工作在全省甚至全国领先,切实让市民群众有所感、有所享。但也应看到,随着我市迈向争创共同富裕示范先行的新阶段,广大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期盼更多、标准更高,公共服务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对我们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就下步工作,我想提三点建议:
第一、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围绕民众急难愁盼问题和公共服务领域的薄弱环节,进一步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强化政策实施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加快补齐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短板弱项,推进我市普惠性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均衡可及。
第二、聚焦民生需求,创新机制。对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大胆创新体制机制、产业组织、供给方式,加快提升我市在非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方面的供给能力和效率,推进我市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共享。
第三、强化示范引领,打造成果。坚持全国领先、全省领跑的标准,打造更多具有宁波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特别是要争取在培育有影响力的本土龙头民生服务类企业集团方面取得新突破,推进我市公共服务持续走在前列。
【主持人蒋博】感谢吴院长的点评。最后,请华副秘书长用一段话对今天的节目以及未来的工作做一个总结和展望。
【华弼天】非常感谢市直机关工委、宁波电台为我们提供了一次与广大市民朋友交流互动的机会,也要感谢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朋友长期以来对我市公共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始终牢记“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努力把市民朋友的“吐槽点”作为优化公共服务的“突破点”,把社会的“关注点”作为改进工作的“发力点”,高质量推进我市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最后,借此机会,也恳请广大市民朋友给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共同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