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保护视力色:
区县(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实施经验交流之十 |镇海:牢记新使命 扛起新担当 绘制新蓝图 开启高水平现代化镇海新征程
  • 阅读:
  • 时间:2022-01-30 11:55
  • 来源:宁波市发改委
  • 发布:
  •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镇海区将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聚力开启建设高水平现代化镇海新征程。在“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过程中,镇海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服务重大战略、立足群众利益,牢记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模范生使命,扛起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科创强区品质之城的责任担当,高标准描绘了一幅凝聚各界共识、奋进新时代的宏伟蓝图。2021年2月,《纲要》经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一、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力,构筑区域发展新动能

    贯彻科技自立自强国家战略,坚持创新在镇海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抓住甬江科创大走廊建设契机,明确“十四五”镇海科创发展总基调,谋划打造长三角重要科技创新策源地目标。围绕提升发展能级,加快建设甬江实验室,引进建成新型研究型大学、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新材料高端创新平台、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宁波智能装备研究院、宁波中乌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围绕人才集聚,加快“人才金港”建设,注重挖掘与镇海产业匹配专业领域的顶尖科技人才,提出一批主要指标和重要任务,不断完善人才生态。围绕创新生态,加强政府服务引导,完善科创政策与金融支持,布局一批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强化企业主体创新、融入区域创新开放合作等战略任务。

    二、聚焦特色集群建设,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打造高质量产业体系

    认真研判镇海产业发展基础,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努力在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上谋规划。做大优势产业集群,推进绿色石化、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争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布局发展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推进软件与信息技术、智能家电家居等新兴产业发展,布局智能化改造、数字经济跃升计划、数字社会建设等任务。补齐产业短板,提高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打造“133”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注重产业发展空间优化,结合城市建设,推动产业园区整合提升,加快形成布局合理、错位发展、功能协调的现代产业平台体系,为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坚实的承载空间。

    三、坚持民生事业导向,建设人文荟萃活力城,打造幸福美丽新家园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促进人的现代化作为镇海全面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聚焦提高人民收入,加快提升就业质量,制定更完善的就业政策,利用创新驱动、数字化服务、健全机制、财政保障等多种手段有效促进居民增收,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优化教育质量,保障教育投入,扩大教育资源供给,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强区。提高医疗卫生水平,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提升区内医院综合能级,完善疾控体系建设,发展智慧医疗。完善社会保障与养老服务,着眼医疗、社保、社会救助、住房、助残、养老等多民生领域布局“十四五”战略任务。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将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谋划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持续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做好废气、污水、废固污染防治,加强自然生态保护与修复,争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

    四、坚持规划统筹有序,集思广益开门编规划,合力绘制美好新蓝图

    镇海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开展专题研究部署,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印发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凝聚社会共识,共绘发展蓝图。统筹确定前期重大课题研究,聚焦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重点领域,认真研判未来形势,共提出实施19个课题研究。编制“十四五”规划编制目录清单,除发展规划外,确定1个空间规划,1个区域规划和20个专项规划,明确各规划功能定位,落实衔接协调方法。统筹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广开言路,广泛征集民意,使“十四五”规划充分凝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编制过程中,开展“共话‘十四五’ 寻梦新征程”建言献策活动,通过政府门户网站、“镇海发布”公众号、电子邮件等多种渠道收集群众意见,涉及城市、经济、创新、环境、养老、就医、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精准了解民众诉求。强化项目支撑,分解梳理重要工作任务,谋划一批事关国民生计的重大项目,涉及科技创新、现代产业、基础设施、交通网络、社会事业、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制定实施方案,落实责任分工,建立跟踪督察、中期评估、动态管理等工作体系,切实提高规划实施效果,努力将远景蓝图变为美好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