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保护视力色:
宁波绿色低碳十佳案例③ 碳资信评价体系建设
  • 阅读:
  • 时间:2022-11-25 15:32
  • 来源:宁波市发改委
  • 发布:双碳专班
  • 微信图片_20221124094257.png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经济社会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

    为深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到实处、走在前列,全方位展现我市“双碳”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和突出亮点,“宁波发展改革”公众号开设“宁波绿色低碳十佳案例”专栏,通过展示优秀案例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用积极行动迈向“3060”双碳目标。

    本期关注的是:碳资信评价体系建设。

    碳资信评价体系建设

    微信图片_20221125152757.png

    模式特征

    宁波在全国率先试水碳资信评价服务,打造宁波“1+1+N”碳资信应用场景,即运用1套标准的碳资信评价工具,搭建1个碳资信应用服务平台,建立推广碳信贷、建立优质项目库、赋能企业低碳发展、探索建立碳信用体系等“N”个“碳资信+”多跨应用。

    微信图片_20221125152802.png

    模式描述

    碳资信评价,即通过碳资信评价标准,从碳技术先进性、碳减排制度、碳资产等维度对企业开展分析,最终不同等级评价结果。碳资信评价在原有资信评价的基础上,增加了碳的维度,从而调整原有的资信贷款额度,降低利率,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一是推进碳资信评价体系及应用服务平台建设。在上海环境交易所联合复旦大学等业内专家共同研发的《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框架下,完成碳资信在线系统初步建设工作。

    二是加强碳资信金融融资能力。用碳资信评价体系为普惠小微贷款提供精准服务工具,对接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融资、保险等金融服务,预计宁波至少100家企业将享受这一“福利”,引导企业自主开展节能减排。

    三是拓展碳资信服务应用场景。根据碳资信评价,建立优质项目库。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能力建设等服务,赋能企业低碳发展。完善系列政策配套,探索建立碳信用体系,推动碳信用在更多领域更广泛应用。

    实施成效

    截至10月底,参与评价的企业有23家,其中已发证12家,评价完成待发证5家,正在评价中6家。合作银行增至5家,已为4家企业发放2533万元的绿色贷款,企业最高可以获得额度的翻倍,利息可以下降20%,户均年利息降低在8万元左右。2022中国国际碳交易大会上首个碳资信标准——《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正式发布,并于2022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微信图片_20221125152808.png

    推广条件

    该模式研究编制形成国内首个《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团体标准,未来可进一步提升为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为各地提高绿色金融服务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