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保护视力色:
宁波绿色低碳十佳案例⑤ 龙观乡“寓建光伏”赋能乡村共富
  • 阅读:
  • 时间:2022-11-28 11:22
  • 来源:宁波市发改委
  • 发布:双碳专班
  •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经济社会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

    为深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到实处、走在前列,全方位展现我市“双碳”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和突出亮点,“宁波发展改革”公众号开设“宁波绿色低碳十佳案例”专栏,通过展示优秀案例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用积极行动迈向“3060”双碳目标。

    本期关注的是:龙观乡“寓建光伏”赋能乡村共富。

    龙观乡“寓建光伏”

    赋能乡村共富

    微信图片_20221128112004.png

    模式特征

    研发光伏瓦替代传统建材,利用农村屋顶多种融资模式整村建设屋顶光伏项目,利益与村民共享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碳普惠减排量用于大型活动碳中和。

    模式描述

    宁波光年太阳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当地政府、国网(宁波)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以海曙区龙观乡为试点推进“寓建光伏”项目。

    一是实现“户户光伏、人均千瓦”,李岙村建成全国第一个覆盖全村屋顶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光村,后续陆续覆盖大路村、龙谷村、雪岙村及邻镇革命老区李家坑村。

    二是利益共享实现共同富裕,充分利用屋顶光伏投资小、收益稳定特征,通过多种投融资模式以及灵活的利益分配模式,实现项目可持续运营,光伏网红村品牌形象打造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微信图片_20221128112008.png

    三是创新引领实现企业共赢,研发适用于农村的专用光伏瓦,光伏与建筑的融合兼具材料同一性、美观性、和谐和灵活性,制定全国首个光伏地方标准《宁波市建筑屋顶光伏系统建设技术细则》,依托平台企业打造成为集规划设计、投资运营、安装施工、运维管理的综合服务商,并进一步探索光伏村+共富2.0模式。

    四是探索碳普惠应用场景助力宁波首个重大活动碳中和,研究编制《海曙区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碳普惠方法学(版本号001)》,将“李岙村屋顶分布光伏电站项目300kW”产生的碳普惠减排量用于抵消“生态海曙·绿色共富”2022年浙江生态日主题宣传活动,交易收入进一步提升项目收入。

    实施成效

    龙观乡寓建光伏项目年发电量达450万度,年节约标煤1620吨、二氧化碳4486吨、二氧化硫135吨,4个村全部打造成为负碳乡村,通过碳普惠减排交易成功实现海曙区首个重大活动碳中和。

    经济效益方面,以李岙村为例,村集体年实现发电收入约60万元;以龙谷村为例,选用“寓建光伏”整体屋顶解决方案,由光伏瓦等组成替代传统瓦片,节约建筑成本约30万元,降低后续维修更换成本约100万元。光伏村“龙观模式”多次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报道。

    微信图片_20221128112014.png

    推广条件

    利用光伏瓦建乡村电站,唤醒了农村“沉睡”的屋顶资源,不占用土地,不要求村民出资,探索形成了一种助力乡村发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能源实现乡村振兴和绿色共富的新模式,对于全国69万多个行政村、261万多个自然村探索共富路径,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