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保护视力色:
甬凉产业合作实现“多赢”
  • 阅读:
  • 时间:2024-07-11 16:17
  • 来源:宁波市发改委
  • 发布:
  • 7月1日早上7点45分,阿布木乃把孩子送到甘洛县花朵朵幼儿园后,就走进对面的凉山州长荣索玛服装智造公司生产车间四楼,开始新一周的工作。

    一楼备料、二楼裁剪、三楼缝制、四楼包装,早上8点整,长荣索玛准时开工。生产车间里,工人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认真、有序地忙着自己的活儿。

    像阿布木乃这样的脱贫户工人,在长荣索玛还有很多。事实上,作为甬凉开展东西部协作以来首个社会资本主导的轻工劳动密集型项目,长荣索玛不是简单地让脱贫户在“家门口”上班,而是实现了产业协作“四赢”。

    “一 赢   ”:以东部之“优”填本地之“空”

    宁波市奉化区是“红帮裁缝”发祥地、全国著名服装之乡。

    2021年8月,奉化挂职甘洛干部在工作中发现,甘洛县对各类校服、工作服需求较大,但当地却没有一家服装生产企业。这让他们第一时间想到了家乡的校服生产企业——宁波长荣制衣有限公司,于是立即联系了该公司负责人蒋雨雨。

    作为宁波地方企业,蒋雨雨坦言,公司本就有意在奉甘两地开展的东西部协作中出一份力。到甘洛实地调研后,更增强了蒋雨雨的信心和决心:“我决定把产业放在甘洛,不仅是看中那里的营商环境,还因为两地干部群众的真诚打动了我。”

    从洽谈到签约,仅27天;从注册成立到开建厂房,仅4个月;从厂房结顶到正式投产,仅1个月……

    在挂职干部夜以继日的努力下,2023年2月,由宁波长荣制衣有限公司和甘洛国资联合出资3500万元成立的长荣索玛正式投产,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甘洛群众就近就业的新平台。公司可年产服装35万件,重点生产校服、工作服、户外服和民族服装等产品。

    至此,甘洛县有了第一家服装生产企业。

    “二赢”:智能化流水线助力高质量就业

    走进长荣索玛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敞亮的车间、崭新的设备、有序的流水线,工作环境一点不输大城市里的工厂。

    二楼裁剪车间里,全自动服装裁剪机如同不知疲倦的巧匠,用360度旋转的刀头精准迅速地在布料上划出一道道流畅的线条。一旁的流水线上,一件件校服在工人们灵巧的手中逐渐成形。

    长荣索玛总经理高先志指着这台引人注目的全自动裁剪机说:“这台机器是江浙一带服装行业里最先进的品牌设备,只需要输入相关指令就能操作,相当于8个人的手工工作效率。”

    据了解,长荣索玛应用的是国内最先进的智能化吊挂系统流水生产线,不需要人工搬运重物,工人们共同的感受是工作压力不大、收入不低。

    在缝制车间上班的张林,家在田坝镇,为了照顾两个在县城读书的孩子,这些年一直在县城打工,2023年5月进入长荣索玛。“这里上班收入比我之前打工的地方都高!”张林说,“最高的一个月,扣除社保后,我拿到手有5400元,平均下来月薪也不低于4000元。”

    作为东西部协作就业帮扶车间,长荣索玛自去年投产以来,已用工132人,其中脱贫户36人,累计发放薪酬301万元,本地员工工资最低3300元、最高达7568元,并有免费中晚餐、住宿等待遇,还全员纳入社保。

    “三赢”:校企合作打造新进员工实训基地

    50岁出头的脱贫户阿支莫,多年前因丈夫过世,扛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为了谋生,她长年在外省打工,因为没有文化,工作劳累不说,收入也不高。

    长荣索玛招工消息一出,阿支莫立马报了名,回到家乡。通过几个月的培训,她一步步从服装制作生手变成了熟练工,从干“粗活”转为做“细活”,月薪高时有7500元。

    如今,长荣索玛不仅培养了一批有手艺的员工,还成了当地职中学生社会实践的好去处。

    校企合作打造新进员工的实训基地,也是长荣索玛的一个特色。

    结合甘洛县职业中学设有服装专业这一实际,甘洛县积极推动长荣索玛与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开设长荣索玛服装订单班,依托学校实训资源对公司新进员工进行培训。目前已举办3期县内农民工缝纫技能培训班,培训109人,为长荣索玛输送48名优质工人,切实解决了公司初到甘洛招不到合适员工、无法有效培训员工以及培养周期较长的实际困难。

    “本月底,我们将完成与四川大学的校企合作,由四川大学服装系专家教授组成团队进行研发,公司负责生产,把彝族文化元素与校服进行结合,让凉山娃娃们穿上与众不同的校服。”高先志说,“我们还将成为四川大学服装系学生的研发、生产管理、制作实习基地。”

    “四赢”:利润防“返”不断巩固帮扶成效

    长荣索玛成立以来,展现出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我们除了承接甘洛县校服加工业务,还承接周边县学校校服、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服等订单。”高先志说。

    数据显示,2023年,长荣索玛实现销售额1970万元,利润110万余元,缴纳税金93.3万元。

    源于东西部协作,根植甘洛,回馈甘洛,长荣索玛自有担当——在凉山州首创“政企合作办实业、利润提留防返贫”利益联结模式,宁波长荣和甘洛国资两大股东分别将年利润的10%和50%注入县“防返贫保障基金”。因公司尚处起步期,国资股其余50%利润用于长荣索玛扩大再生产。

    据介绍,公司2021、2022年度已分别提留利润19.5万元和21.5万元注入资金池,2023年度预计可提留27.8万元,用于帮扶全县480余户易返贫致贫监测对象发展产业、增加收入等方面。

    投产已过一周年,长荣索玛还在快速生长。